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通讯员 杨红 向玢洁 摄影 严佳音)7月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温红彦,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闫东,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主任马宏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员进行发言与研讨。
我校刘延平副校长、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陈通司长出席研讨活动并致辞,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主持了开幕式与主旨论坛环节。
刘延平副校长在致辞中对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文化自信非常重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中国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陈通司长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非遗保护工作。他指出,非遗传播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法定的义务与责任,有利于提高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发动社会力量、专业机构等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提高社会公众认知,使人们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从而更加自觉、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保护传承的实践中,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下一步,非遗司将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非遗传播工作。第一,动员各方力量加入非遗传播事业,不断扩大非遗传播“朋友圈”;第二,推动更加专业和规范地传播非遗;第三,支持非遗常态化传播;第四,加强非遗传播品牌建设。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主旨论坛和专题沙龙两个部分。在主旨论坛环节,专家学者围绕“认识非遗传播的重要意义”和“开展非遗传播的主要方式”两个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下午三场专题沙龙聚焦“非遗媒体传播”、“非遗影视传播”和“非遗普及传播”,分别由《中国文化报》总编辑宋合意、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闫东、《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玲主持。我校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担任三场专题沙龙召集人。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传承者》等非遗相关纪录片、综艺节目成为“霸屏”一时的文化热点。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媒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也通过无所不在的新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流传久远的文化遗产也因此逐步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本次专题研讨活动旨在搭建非遗保护、媒体传播、社会教育等相关学科领域互动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增强非遗传播力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传播视角的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编辑:陈艺文)